第六章 大舜的执政理念

(六) 中央集权

  在那个部落遍地、古国林立的远古时代,能不能成功实行中央集权,这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关键所在。在部落与古国分割混乱的时期,财富的剩余导致私有制的产生,这固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,是社会进步的表现,但它一旦在氏族内部形成,就产生了巨大的离心力。当时有的家族利用传统的优势条件从而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,成为氏族内部的贵族,而有的则沦为平民和奴隶。从前需要大家集体耕种的土地这时候就逐渐集中到少数人手里,大家族发生分裂,一些人就被赶到那些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地区生活下来,这就形成了新的部落群。为了部落群的生存和发展的原始战争也不断爆发。从考古学家在大汶口和甘肃、陕西、内蒙发掘的墓葬看,贫富差距已经出现,奴隶制生产关系逐渐形成,这种生产关系对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是有利的。尧提出的“公天下”,就是致力于统一天下,在新型生产关系下,制止这种危及人民生存的混乱,消除战争,让天下所有人安居乐业、和平生存。他为这个理想奋斗了一生,在晚年下决心选好接班人,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。

  在洪水泛滥、内忧外患之际,舜临危受命。他知道,必须调整行政区划,实行中央集权的制度,对各级官员严格考核,任人唯贤,奖罚分明,进行德法兼治,下定决心统一三苗,才能实现大华夏的统一。

  为了实现中央集权制的目标,舜采取十大措施:

  (一)改九州为十二州。尧执政期间统一东夷以后,把天下划为冀、兖、青、徐、荆、扬、豫、梁、雍九个州,从这九个州的地理位置上分析,这就是华夏和东夷的整个地盘。前文我已讲过,舜做摄政王以后,经过一年的调查研究,他认为冀州面积太大,不易管理,所以就把冀州的西南部划出来改为并州。青州和梁州两个州的地域也太大,不利于治水和管理,所以就从梁州划出一块建立幽州,把青州一块划出来建立了营州,这样舜把尧时的九州改为十二州。实际上就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十二个省。大舜又重新选派三个州的州长,这样十二个大的行政区域各自就形成了一个区域中心,为中央集权打下了一个牢固的区域基础。

  (二)规定了巡狩制。上古时期,人们对天、地、日、月、星辰、神祇都十分崇拜。大舜虽然做了摄政王,但是他很想知道上天对他摄政的看法如何,希望通过观察天象来检验一下当前的政治举措是否有失误。舜知道,处理好春、夏、秋、冬、天文、地理、人道这七个方面的政务,自古是君王施政的根本。安天下,养万民,靠的是农业生产,仰仗的是准确的时令节气。治理天下,如果不以上天为准绳,就把握不了阴阳平衡;如果不以大地为准绳,就看不清柔与刚之间的调节;如果不以人道为根本,就会迷失行仁取义的大政方针。因此,虞舜做了摄政王后,第一件事就是祭祀天地,接着是祭祀日月星辰,然后祭祀各路神祇。这就是巡狩制。《尚书·舜典》载:“正月上日,受终于文祖。在璿玑玉衡,以齐七政。肆类于上帝, 禋于六宗,望于山川,遍于群神。”史籍记载了舜接受帝尧禅让后,采用美玉做成的仪器观察天象,以及用公牛为牺牲祭天帝,燔祭烟火告慰天地四时,将举行望祭典礼祭祀山川神灵,告慰六宗。这一年的2 月,虞舜离开帝都进行视察,先后抵达东岳泰山、南岳衡山(其实是安徽霍山)、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举行各种祭祀礼仪。从此以后,舜每隔五年进行一次巡狩,四方诸侯都分别在泰山、衡山、华山、恒山朝见舜,向舜报告政绩。舜谨慎考查,论功行赏。五年巡狩,遂成制度。巡狩制实际上就是把中央的权威牢牢地落实在了十二州上,实现对整个部落联盟的有效统治,严防地方分裂独立,进一步维护了中央集权和部落联盟的统一,有利于“国家”凝聚力的形成。

  (三)规范了地方官员的任命制度。从尧帝时开始实行了圭瑞制,什么是圭瑞制?就是对有政绩的官员,由大帝发给圭瑞表示信任可以继续留职。对干得还可以但有重大失误的官员,圭瑞暂时留下以观后效;如果三个月这个官员还没得到圭瑞,这就意味着经过考查这个官员还没改正过失;如果一年之内仍然没有得到圭瑞,大帝就要削减这个官员的权利;如果三年还不发给圭瑞,大帝就把这个官员罢官免职,全部剥夺这个官员的权利。大舜继承发展了这个制度。

  (四)规定了官员的述职制度。在五年巡察期间的四年间,各诸侯每年都来京城述职一次,汇报当地的情况,评价自己的功过,接受中央的检查。凡是在富国兴邦方面有贡献的,就奖赏给他们车马和衣服。

  (五)统一了“五礼”。即统一了四时的节气,统一了大小月和闰年时间,统一了一日中的十二时,统一了度、量、衡,统一了吉、凶、宾、军、嘉五种礼仪制度。

  (六)制定和统一了刑法。

  (七)建立上下统一的考核制度。诸侯对自己的臣子每月要考核一次,州官对自己的官员每季度考核一次,大帝对朝中大臣每三年考核一次。然后根据考核的情况,分级进行奖惩。

  (八)给统管全国的22 位大臣做了明确的分工。前文我已做了评述,而有的历史学家把22 位大臣说成是四岳、九官、十二牧,这25 人中由于其中有人兼职才成了22 位。这个说法,值得研究。

  (九)划定五服以定税赋。据《尚书》记载,大禹按舜的要求以京都为中心每五百里为一服,划入了“甸服”、“侯服”、“宾服”(汉书作“绥服”)、“要服”、“荒服”五个地域。这五个地域除了要服和荒服两个地域,史书记载没有税赋任务以外,其他三服都按不同等级向中央缴纳不同税赋。

  (十)统一治理了全国的大江大河。最后“禹锡玄圭,告厥成功”,意思是说禹向舜帝归还统帅众人的玄圭,并向大舜报告天下治水已经成功。

  综上所述,大舜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大大解放了生产力,保证了社会稳定、邦国和睦、经济发展、人民安定团结,这就为夏王朝的建立从制度上、经济上打下了一个牢固的基础。

  当然,大舜的执政理念还有许多,本文仅从以上六个方面加以论述,以求当今的执政者从中悟出一点认为对自己有用的东西,我就感到万分满足了。